立足于恩典之中

出自圣ç»�的书和布é�“

跳转到:导航, 搜索

相关资料
More 作者: R.C. Sproul
作者索引
More 对于 The Doctrines of Grace
主题索引
关于本翻译
English: Grounded in Grace

© Ligonier Ministries

Share this
我们的使命
这翻译是出版的福音翻译, 这是一个在线部存在以福音为中心的书籍和文章可免费获得在每一个国家和语言。

了解更多 (English).
如何帮助
如果你说英语好,你可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翻译

了解更多 (English).

作者: R.C. Sproul 对于 The Doctrines of Grace
部分 Right Now Counts Forever 系列

翻译: Yuan AN

Review 你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审查本翻译的准确性 了解更多 (English).



新教教义与罗马天主教教义历史以来经常争论的内容基本都在行为和信心以及/或是功绩和恩典的框架之内。有权威的改革派通过拉丁文口号明确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他们使用的词汇——sola fide和sola gratia——深深地根植于新教历史中。Sola fide意即“唯靠信心”,否认我们的行为也对称义是有帮助的,而sola gratia意即“唯独恩典”,否认我们自己的任何功绩对称义有所帮助。

这个口号的问题在于作为神学简称词汇使用的时候,它们很容易会被误解,或被认为可以把复杂的事情过分简单化。因此,当信心与行为被清楚区分时,我们的理解中就很容易会出现各种曲解。

当改革派坚持认为称义唯靠信心时,他们并不是说信心本身是一种行为。把行为从我们因何而称义中拿掉,并不意味着信心对称义有任何作用。

事件核心

可以说十六世纪关于称义之争的核心问题就是因何而称义。因何而称义的基础就是 神凭借什么来宣称一个人是义人。改革派坚持认为圣经中的观点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称义的就是基督的正义。耶稣自己一生中的正义也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不是基督在我们身上显出的正义,而是基督为了我们而显出的正义。

当我们正视因何称义这个问题时,我们看到“唯靠信心”是一个简短的教义,不仅是关于因信称义的,也是关于因基督而称义的。只有在基督的公义中、通过基督的公义,且凭借基督的公义, 神才会将我们看做是公义的。

说因信才能称义就是指我们接受基督的公义,凭借且通过对他的信心使自己成为公义的。这样的话,信心就是起因,或者说是手段,通过它我们才可以得到基督。

罗马教义教导我们说称义的起因是受洗(第一种情况)以及悔改(第二种情况)。通过这个过程,称义的恩典或是基督的公义就注入(或灌入)接受者的灵里。于是,接受者必须绝对同意或配合这种灌注的恩典,好让真正的公义可以生长在接受者的灵里,这样 神才可以称这个人为公义的。要想让 神称某人为义人,这个人必须先成为公义的人。

罗马教义认为一个人想要称义需要三件东西:恩典、信心和基督。罗马教义没有教导我们说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功绩,不需要恩典,凭借自己的行为,不需要信心,或是凭借自己,不需要基督就可以自救。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到这些呢?

无论是十六世纪的争论,还是最近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讨论及宣告都无法解决这个争议的基本问题,即因何称义的问题。这是基督公义的转移还是注入呢?

在当今,许多遇到这个世纪难题的人只是耸耸肩说“所以呢?”或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两方都确认我们要称义,基督的公义是必要的,同样恩典和信心也是同样必要的,那再深入探讨其他的技术问题就像是浪费时间或是神学上迂腐的自大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个争论看做是小题大做。

两个观点

那么 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一个是神学的方面,另一个是个人和存在主义方面。

神学方面的重要性就是福音的本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福音的好消息就是被造物可以通过基督获得 神的公义。基督的工作对信神者至关重要。信神者是凭借耶稣为他们所做的工作而称义的,不是因为耶稣本身,也不是因为耶稣在他身上做的事情。在罗马教义看来,一个人只有凭借内在固有的公义才可以称义。他得到了基督的帮助,但 神并不会估算、转移并将基督的公义转嫁给他。

个人和存在主义的方面是什么意思呢?罗马教义认为不幸的打击令我灵魂绝望,如果我必须要等到在 神前称义,等到 神宣布我是公义的,我要等上很久很久。在罗马教义看来,如果我犯下了俗世的罪孽,我会失去现有的公义恩典。即使通过忏悔圣事重新获得,我还是要面对涤罪。

这和《圣经》中宣扬的福音是多么不同啊,圣经福音向我保证一旦我把信心交托给耶稣,我在 神眼中就被看为是义人了。因为他的公义是完美无缺的,不会减少也不会消失。如果我得到了他的公义,我就可以拥有全部的公义,可以称义。

被转嫁和被灌注公义的问题必须要否认其中一方才可以解决。它们在称义的问题上彼此是不相容的。如果其中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一定是错误的。这些观点中的一个宣扬的是真正的《圣经》中的福音,另一个是虚假的福音。它们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同样,这个问题是无法用中庸之术解决的。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可能会被忽略或最小化(就如同从历史角度来看现代对话一样),但不能被调和。也无法被降低成为一个简单的误会——双方都太过睿智,在过去的400年间无法做到这样。

功绩和恩典在称义问题中的争议一直是令人迷惑的。罗马教义认为信神者有两种功绩:一致性和适宜性。一致性的功绩通过与忏悔圣事有关的令 神满意的行为获得。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那么美好,不会确保自己得到奖赏,但足够美好,可以让自己与 神给予他们的保持“一致”。

适宜性是圣徒们获得的更高层次的功绩。但即使这种功绩,罗马教义也将它定义为要立足在恩典之上。这种功绩没有恩典的助力,是无法获得的。

改革派摒弃了一致性和适宜性这两个功绩,争论说我们的状态不仅仅是立足于恩典,而全部都是恩典。我们唯一可以依仗的功绩就是基督的功绩。的确,我们是因功绩的做工——基督的做工而拯救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依靠其他人的功绩注入我们灵内而得以被拯救,这才是拯救的恩典的本质。

这种恩典是教会不可以妥协、不可以有商量余地的。没有这种恩典,我们就会毫无希望,毫无帮助,无法在圣洁的 神面前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