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既有教会成员,又有非成员和慕道友的会众讲道

出自圣ç»�的书和布é�“

跳转到:导航, 搜索

相关资料
More 作者: Aaron Menikoff
作者索引
More 对于 宣教与教学
主题索引
关于本翻译
English: Preach to the Non-Christian, Christian, and Church Member

© 9Marks

Share this
我们的使命
这翻译是出版的福音翻译, 这是一个在线部存在以福音为中心的书籍和文章可免费获得在每一个国家和语言。

了解更多 (English).
如何帮助
如果你说英语好,你可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翻译

了解更多 (English).

作者: Aaron Menikoff 对于 宣教与教学
部分 9Marks Essentials 系列

翻译: 9Marks


讲道者该向谁讲道?最近我从书架上找出若干本关于讲道的书,发现其中很少提到这个问题。讲员们似乎更关注锤炼讲道的风格,而比较少关注听众的构成。

不过,还是有少数牧者注意到听众的构成问题,这些牧者倾向于将讲道的信息专注在两类人身上:非信徒和后现代者。同时是哥顿-康威尔神学院院长和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麦克伦堡社区教会牧师的詹姆斯·埃默里·怀特(James Emery White)曾说,他将讲道目标明确设定为非信徒。在1999年的一次访谈中他这样说:

麦克伦堡是一间以慕道友为目标的教会,我们一开始……就将重心放在接触非基督徒人群上。说到以慕道友为目标,我的意思自然是教会专门为非信徒设计“进入点”,通过某种方式,我们在他们还在寻求的时候就与他们建立关系,或者我们会尝试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慕道友。因为并不是每个非信徒都是慕道友。[1]

鉴于讲道是“进入点”之一,怀特就效法比尔·海波斯(Bill Hybels)、鲍勃·拉塞尔(Bob Russell)和里克·沃伦(Rick Warren)等牧师,这些牧者的特点都是善于向非信徒传讲信息。[2]

另一群作者则强调向受后现代影响的人们讲道的重要性。曾经做过牧师的布莱恩·麦克拉伦(Brian McLaren)说,后现代厌恶作秀表演和详细分析,而偏好信息的真实性和叙事,2001年起,这些因素开始对他的讲道产生影响。而现在,叙事和真实性已经成为他讲道的中心。[3]

这两个例子让我们中的一些人觉得不安。如果讲道者太过迎合听众,所传讲的信息本身就会有所妥协,在热心于关注慕道友的教会和新兴教会都有这种现象。话说回来,讲道者要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群,包括非基督徒、后现代者,还有我们想得到的任何其他类型的人。对讲台事工具有挑战之处在于,讲道时要考虑到坐在会众当中各种类型的人群。本文想要谦卑地加以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建议牧师在讲道的时候,要针对三类人。

目录

对非信徒讲道

在主日早上讲道时发现有非信徒总是好事,哪怕你所在的是个只有基督徒的小教会。我自己的教会就不大,但我还是假定坐在长凳上的人之中有些人不认识基督。有些人是挂名基督徒,或许他们说自己相信基督,并且已经参加教会许多年,但仍然需要重生带来的新生命。另外一些是我们的成员邀请来的非信徒。还有些是因为教会的卡片、海报、网站或教堂建筑而进来的路人。总之,会有非信徒来。

然后呢?

把福音讲清楚

讲道者的责任是把福音讲清楚,因为他是在解开神的话语。保罗写道: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10:9-10)

说到底,我们是福音的执事。福音不需要在每一篇讲道中听起来都一样。但是,牧师应当问自己,所讲的这段经文“是如何指向福音的?”即便是非信徒也能分辨出一篇以福音为中心的讲道与一篇仅仅把福音挂在末尾的讲道之间的区别。

我们教会附近有一所神学院,所以教会中有许多正在接受培训、打算将来做牧师的人,他们经常问一个问题:“每一篇讲道中都需要有福音吗?”回答是“没错”,原因有两点。首先,每一处经文,从创世记到启示录,都是因着福音才有意义。其次,非信徒需要知道“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基督徒也需要反复听到这信息,这样才能在信心上成长!)即使这名非信徒已经听过福音许多遍,今天,我是讲员,上帝把他带到我面前。所以,我希望福音再一次挑战他对于世界、罪和救赎的理解。

把福音讲清楚,是我作为一名牧师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释经式讲道

如果牧师对有非信徒在场很在意,那么服事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释经式讲道。非信徒想要了解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信。鉴于我们的教义和生活都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之上,我们服事非信徒最好的方式就是诚恳、忠实和清楚地向他们讲解圣经,与我们对信徒所作的一样。

时下,在许多作者和教会领袖的倡导下掀起了一种运动,他们说后现代的人——无论信徒还是非信徒——对“叙事式讲道”有最好的回应。他们说,人们喜欢听故事。没错,我也喜欢故事。释经式讲道可以为非信徒提供整本圣经的故事线索,接着则提供一条有关上帝对人类所作工作的故事线索,然后则为他们自己的生命提供一条故事线索。在作释经式讲道时,牧师不仅要串起整本圣经,他的心里还应该想着向听众提供“上帝的宏大画面”。这可是非常贴近慕道友的讲道啊![4]

这个运动还认为,后现代思维看重真实性。很好,我也喜欢真实性。这是采用释经讲道法最好的理由。让我们对外包装少一点关心,把注意力集中到信息本身:耶稣说了什么?以赛亚在预言中说了什么?保罗写了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今日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才是来教会的非信徒想要的东西——朴实无华的圣经真理。他们最终是否同意这个真理是他们与上帝之间的事;但我们所宣讲的内容不可以打折扣。[5]

靠近非信徒

有许多办法可以使讲道具备传福音的性质。说明那些大大小小的数字是经文的章和节对非信徒会有帮助。告诉他们使用圣经的目录也是如此。这些信息对还没信主的访客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安慰,特别是当周围的人貌似很快就可以找到俄巴底亚书的时候。P

通过解释接下来要宣讲的经文的相关性,作一个引人兴趣的讲道开场白,也有助于为非信徒搭起一座桥梁。举个例子,上一次复活节主日,我讲的经文是路加福音5:33-39,法利赛人质问耶稣的门徒为什么不禁食。耶稣回答说,新郎还在的时候,婚宴的宾客不禁食,接着他讲了旧皮袋装新酒的比喻。我把讲道的题目定为“基督徒更快乐吗?”通过这样的开场,我就可以解释真正、持久、改变生命的喜乐是在复活的新郎耶稣基督身上。这样的开场对基督徒有帮助吗?我希望如此,但我把这两三分钟的时间视为一个特别的机会,来就近非信徒,他们需要更多带领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上帝的道周围。

所有这些“小动作”也会对会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信徒们发现讲台对非信徒友好,他们就会更愿意把自己的非信徒朋友带来。认为以福音为中心就意味着不关注慕道友实在是个巨大的误解。

对信徒讲道

与向非信徒讲道同样重要,讲道者在主日的首要任务就是讲给基督徒听。传道人的任务是要建立地方教会;而教会要听,预备好并愿意顺服教会的元首基督。信徒是我们首要的“听众”。因此,在我自己准备讲道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信徒。

那么,讲道者怎样向基督徒宣讲呢?

督责和归正基督徒

按约翰所说,我们知道在信徒的生命中仍然有罪:“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上帝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10)。这节经文有点刺激人,就好像约翰知道信徒们会受诱惑而试图减轻他们的罪、抬高自己的成圣,同时拒绝主。更进一步,保罗写道:“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所以,当一位牧者向信徒讲道时,上帝话语中的真理就一定会产生督责和归正的效果。

没有一位牧师希望自己以打击信徒而出名。但是,要对圣经忠心,确实要求传道人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责备。这也是不应轻易接受讲道呼召的原因之一。对这项工作忠心,就要求我们追问所传讲的每一段经文:“这段经文如何对基督徒提出责备或挑战?”它是不是在对疏于祷告、传闲话、拜偶像提出挑战呢?答案可以从牧师所在地方教会会众的状况或者适用于一切基督徒的原则中得出。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没有责备和归正的讲道不可能是完全符合圣经的讲道。

喂养和鼓励信徒

感恩的是,向信徒讲道的内涵不单单只是责备和归正,还包括用上帝的话喂养和鼓励信徒。基督徒完全地倚赖上帝的话。正如耶稣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申8:3)。也就是说,当信徒前来听道,他就是来受生命之道的滋养。

当然,信徒在一周的其他时间内也可以被上帝的话喂养,但讲道仍然占据中心地位。在提多书1:1-3,保罗说永生是借着讲道在上帝的话中显明。通过讲道,基督徒得到了喂养和滋补。对每一段经文都需要追问:“这段经文如何喂养、鼓励或鼓舞了基督徒?”

在我自己的讲道服事中,最能鼓励我的一点是:会众聚集在这里,乃是因为他们需要我所传讲的话语带来的生命,而不是因为他们需要我!这就是他们交托给我去完成的任务,委任我预备属灵的食粮。被上帝使用,用他的话语喂养、滋润、建立和启导他的子民,这是何等的特权!

帮助信徒成圣和强壮

圣子祈求天父的儿女能够成为圣洁,并越来越有基督的样式。耶稣知道,将来门徒会因为领受他的话而遭受各种苦难和羞辱(约17:14),但他不求使他们脱离这世界。他所求的是使他们成为圣洁。基督徒如何才能更加圣洁?耶稣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神的信息使他的儿女成为圣洁。基督徒因理解福音和整本圣经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而成为圣洁(参提后3:17)。圣洁的道造就圣洁的国民。

当然,成圣主要是神的工作。他是那一位在信徒生命中做工的主(腓2:13;来13:20-21),他保证信徒会得到丰富的供应,可以为祂带来荣耀和尊贵。当祂吸引众圣徒聚集起来、聆听祂话语的真理时,所发生的就是如此。所以毫不奇怪,他们被“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10:24)。

讲道者具有荣耀的职分,可以被神使用在罪人的生命中,帮助他们变得强壮,能够真正地去过基督徒的生活。在诗篇第一篇中,爱慕神律法的人是有福的,他就像一棵栽在溪水旁的树,一棵结果子、强壮的树。这个比喻不难理解。基督徒受律法的喂养,并且喜悦这律法的时候,就会结果子,也会强壮。讲道的作用之一就是引导信徒思想神的律法。尽管讲道者不能造成有福的人(感谢主,这是神和圣灵的工作!),但上帝给他特权,使他用神的话喂养神的子民。讲道者可以好像那溪水,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忠心地带来神的话语,使树强健。

会计师在月底可以查看账面余额,CEO可以观察公司的转型情况,讲道者则不同,没人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结出果子、生命改变、或是心灵被触碰到!在天国的这一边,牧师工作的最佳果效是无法衡量的。这些果子没法捡起来装进篮子里。不过,果子确实在那里。因着上帝的恩典,讲道者所传达的上帝的话语使罪人成为圣洁并强壮起来,预备好履行他们自己的恩典工作。

挑战信徒并使之成长

门徒需要在理解和解释圣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他们在消化讲道的时候常常太过粗心,远不如使徒行传17章提到的那些庇哩亚人,仔细查考所听到的,要看看这信息是否确实。强有力的释经讲道会给予门徒一些内容去思考和察验,以此挑战他们。詹姆斯·W·亚历山大(James W. Alexander)在批评浅薄的讲道时说:

在这些讲道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圣经真理、许多原创而感人的说明、许多合理的论辩、严厉的劝诫、以及丰盛的膏油。就其本身而言,作为讲坛上的演说,几乎不会招致任何反对;但是,作为对圣经的阐释,却是空洞无物。它们既没有澄清受默示的圣经作者论辩中的疑难点;也没有拓宽问题所在的领域;讲员可以终其一生不断重复地讲这些道,却不会对促使会众养成正确解经的习惯有哪怕一点点的助益。[6]

对信徒提出挑战并使之成长的讲道,并不需要搞得诘屈聱牙、难以理解(这样的讲道是不忠心和毫无意义的!)。对信徒提出挑战并使之成长的讲道,总是通过那些完全献身于经文的人宣讲出来。一位付上自己的时间预备讲章的牧师,几乎不需要问这段经文“如何对基督徒提出挑战或使他们成长?”——上帝的话语极完备地配合在一起,以达成上帝的旨意(赛55:10-11 )。当会众从牧者的辛勤中得益,后者的努力就自然会结出果子。

在我自己教会的讲道中,我们尽力对圣经保持忠心,无论是传讲若干节经文,还是通过几次讲道传讲一本书卷,比如我最近就在以这种方式讲约伯记。多年来第一次有大学生因为受讲道对个人成长的挑战而加入教会。最近一对老夫妻告诉我,他们喜欢来教会,因为在午餐时可以就讲道展开一些属灵话题的讨论。我不觉得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在向世界传达信息方面做得很成功,也不会有人说我的讲道令人激动。还有太多提高的空间。但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得以开启上帝的话语——那才是令人激动、改变人生命的事!

基督徒追求在讲道中忠实于圣经,这就意味着讲道中要有责备和归正、喂养和鼓舞、成圣和强壮、挑战和成长。

以上我们讨论了向非基督徒和基督徒讲道,看起来好像已经可以自然地结束了。不过,讲道者还需要对另一类人保持敏感,那就是教会的成员。

向同一个教会团体的成员讲道

对大多数教会而言,会众中的绝大部分人就是委身于这个地方、这几位牧者,同时彼此委身的男女信徒。这对你的讲道重要吗?我认为是的。

保罗告诉歌罗西教会的众圣徒,要他们“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上帝大得长进”(西2:19)。这些人不只是门徒,他们是扎根在歌罗西教会、因上帝大有长进的门徒。在歌罗西书3:15-16,保罗继续说:“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上帝。”请注意,保罗将这个地方教会称为“一个身体”,并提醒他们应该通过基督的道联结起来。当他们聚集到一起颂赞唱诗、听人传讲圣经的时候,就是在如此行。

保罗在这里是对基督徒说话,不是仅仅对个别的基督徒,而是将他们作为一个地方教会的成员。他们的聚集带来了合一,不是因为在地理上邻近,而是因为,当他们共享同样的教导和同样的劝诫时,基督的道就住在他们中间。他们归在同一个权柄之下,因为他们承认基督为自己的元首。

在今日的地方教会,情况也是如此,为教会成员带来合一的途径之一就是宣讲上帝的话。约翰·加尔文在描述讲道者的职务时这样说,讲道者是为这个团体带来合一的人。在评论以弗所书第4章提到的教会同有一个盼望、一主、一信、一洗时,加尔文写道:

在这些话中,保罗表明,被上帝使用对教会发出命令的仆人所作的工,是将信徒联结在一个身体中的重要纽带……祂所作的工乃是这样:祂通过自己的工人将恩赐分配给教会,如此就显明了自己于此处的临在,通过运用圣灵的能力,祂就防止教会变得缺乏意义、不结果子。通过这一途径,众圣徒得到更新,基督的身体也获得了教导。通过这一途径,我们就长大起来,在一切事上有元首的形象,并且彼此联合。通过这一途径,我们都被带入到基督的合一之中,只要先知讲道不停歇,我们就欢迎他的仆人,并且绝不轻看他的教导。若有人企图废除这种教会秩序的模式,或轻看其为无用,他就是要阴谋拆毁教会。[7]

在众多教会通过重视非成员而发展壮大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如此看重作为一个整体的教会成员呢?因为,正如我们在新约书信中看到,圣经所重视的,乃是作为地方教会组成部分的个体。基督徒们活出自己信仰的环境,是一群背景很不相同的人同有一个福音——那就是教会。这一点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正如保罗所说:“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12:26)。这可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进入彼此生命”的共同体。

基于圣经的讲道应当常常不仅对作为个体的基督徒说话,而且也要对作为彼此委身、构成地方教会一部分的基督徒说话。向每一段经文追问:“这一段信息如何应用于我们作为一个信仰共同体的生活?”只对教会成员说话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对于那些不上教会的人,以及那些选择与教会若即若离、而非真正委身的人,这是一幅何等强烈的教会的异象!当牧师在讲道中以群体的方式直接向教会成员说话时,他就表明了对那些加入教会的基督徒的赞赏,并且更重要的是,他表明了对于使本会成员联结成为一体的上帝的话语的热爱。

总结

当我思想“讲道者向谁讲道”的问题时,澳洲卡尔顿市圣裘德大教堂的副主教彼得·亚当(Peter Adam)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他写道:“如果我们是上帝和基督的仆人,也是他话语的仆人,那么对讲道者的呼召也同样是做上帝子民的仆人。”[8]没错,我同意讲道者应当对非信徒保持敏感。但如果我们只把目标限定在非信徒身上,福音信息就可能错失,或者大打折扣,从而造成上帝的子民营养不良。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向非信徒讲道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首先把焦点集中在基督徒身上,记得常常向这些委身于地方教会的信徒说话更是具有极大的价值。

1、“向非信徒讲道:詹姆斯·埃默里·怀特访谈”,载《带着能力讲道:最卓越的二十位讲道者的深刻洞见》(Preaching with Power: Dynamic Insights from Twenty Top Communicators, ed. Michael Duduit,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2006),第227页。

2、同上,第230页。

3、“向后现代者讲道:布莱恩·麦克拉伦访谈”,载《带着能力讲道:最卓越的二十位讲道者的深刻洞见》(Preaching with Power: Dynamic Insights from Twenty Top Communicators, ed. Michael Duduit,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2006),第126-127页。

4、为了帮助解明这个故事线索,释经式讲道者会发现以下这些小书很有帮助:马克·斯特隆(Mark Strom)著:《圣经的交响曲:理解圣经的多重主题》(The Symphony of Scripture: Making Sense of the Bible’s Many Themes, 1990);沃刚·罗伯茨(Vaughan Roberts)著:《上帝的大图景:追溯圣经的故事线索》(God’s Big Picture: Tracing the Storyline of the Bible, 2002);以及“高伟勋三部曲”(The Goldsworthy Trilogy, 2000)中的《福音与国度》(gospel and Kingdom)。这些圣经神学的入门书可以帮助人在传讲整本圣经的时候表达出圣经的统一性。

5、参见狄马可在《健康教会九标志》中关于释经式讲道的章节。

6、J·W·亚历山大著:《关于讲道的随想》(Thoughts on Preaching, Carlisle, PA: Banner of Truth, Date),第239页。

7、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d. Toney Lane and Hilary Osborne,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86),第245页。

8、彼得·亚当著:《传讲上帝的话:释经式讲道的实践神学》(Speaking God’s Words: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Expository Preaching,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6),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