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督再来的定义与观察

出自圣ç»�的书和布é�“

跳转到:导航, 搜索

相关资料
More 作者: John Piper
作者索引
More 对于 返回基督
主题索引
关于本翻译
English: Definitions and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 Desiring God

Share this
我们的使命
这翻译是出版的福音翻译, 这是一个在线部存在以福音为中心的书籍和文章可免费获得在每一个国家和语言。

了解更多 (English).
如何帮助
如果你说英语好,你可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翻译

了解更多 (English).

作者: John Piper 对于 返回基督

翻译: Chao-Wen Lu

Review 你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审查本翻译的准确性 了解更多 (English).


这是一份简短且概略的立场文件,意在不详尽地澄清我的立场。这里的问题与论点多到超过我们在一个晚上可以处理的范围。

我所要强调的是,我认为对于灾前或是灾后的不同看法不应该威胁到我们的团契关系,它不应该造成分隔,我们彼此所同意的事情是如此的多到可以将我们的心完全淹没,尤其是我们在对主与祂的显现都有相同的爱,让我们不要将基督的再来成为争论的中心点,而是为了我们面前的事工让它成为一个缘故来让我们敬拜、拥有恳切的盼望、与解放的信心。

目录

定义

基督再来

希伯来书9:28,「照样,基督为了担当许多人的罪,也曾经一次把自己献上;将来他还要再一次显现,不是为担当罪,而是要向那些热切期待他的人成全救恩。」

一般指的是基督最后从天上降临世间来建立祂荣耀的国度。

被提

这个词并没有出现在圣经中,但是它指的是信徒在地上被提走,这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7中所提到的:

然后,我们还活着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会。这样,我们就要和主常常同在。

患难

一个常用的词,指的是神的百姓总是要经过的艰辛和痛苦:

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苦难。(使徒行传14:22)

免得有人在各样的患难中动摇了。你们自己知道这是我们的命运。(帖撒罗尼迦前书3:3-4;参照帖撒罗尼迦后书1:4)

耶稣更具体地指出在末世会有一段「大患难」的时间: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这是从世界的开始到现在未曾有过的,以后也必不会再有。(马太福音24:21) 那些日子的灾难刚过去:太阳就变黑了,月亮也不发光,众星从天坠落,天上的万象震动。那时,人子的征兆要显在天上 … (马太福音24:29及以后)

七年

患难要历时七年并不是新约的教导,这是来自但以理书9:24-27,但以理在那里预言:神救赎的完成要「七十个七年」。

这里的论点是非常的详尽与复杂,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能将之整理清楚。但是有许多人认为但以理的第七十个七是与前面的69个七有所分别,这是敌基督或是不法之人显现的开始。这也是七年患难这个想法的由来,新约启示录在提到3年半时(11:3,12:6,13:5)也有许多次采取了这个想法。

灾前被提

这个看法是,当基督在荣耀中归回以前,祂会静悄悄地回来提起教会并将我们带到天上,这是发生在患难之前,所以这一类的看法也被称为灾前被提,这意味的是在患难期间,教会将不会在这里。

灾后被提

这个看法是,被提与基督荣耀的再来都是一件同时间发生的事其中的一部分,圣徒会被提到空中与主相会,并伴随着祂回到地上成为公义的王,这意味的是教会将会在地上经历患难。

千禧年

在启示录20:4中所提及的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之内圣徒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在这期间,撒但会被捆绑并被抛在无底坑里,「使它不能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启示录20:3),所以千禧年是以神百姓的和平与丰盛为印记,在这段时间之后,新天新地将会出现(启示录21:1;彼得后书3:13)。

前千禧年

这个看法是,基督的再来会发生在千禧年以前,并且在一千年的期间,祂将会亲自且亲身在地上统治。

后千禧年

这个看法是,千禧年会透过福音逐渐成功地转化这个世界而到来,并引领至教会的黄金时代,经过了很长的一段公义与和平的时间之后,邪恶会爆发,基督会亲自回来赢得胜利。

无千禧年

这个看法是,启示录20章中的一千年只是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教会时代的一个象征记号,将不会有所谓地上的千禧年,而是基督的再来会引领到新天新地的最后阶段。

灾后派的论点

1. 帖撒罗尼迦前书4:17中,在空中与主「相会」这个字(apantesin),也在新约中其他两处被使用过:马太福音25:6与使徒行传28:15。在这两处中所指的会面,都是人们出来迎接贵宾,然后再陪着他回到原来他们走出来的地方。在其中的马太福音25:6,这甚至是一个基督再来的比喻,所以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论点来论证这就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7中相会的意义-我们升起至空中与主相会,然后再欢迎祂回到地上为王。

2. 在仔细阅读的情况下,帖撒罗尼迦后书1:5-7的用字显示,保罗在苦难中所期望达到的安息与他期望不信之人所得到的刑罚是在同一个时间与同一件事件中,那就是当主耶稣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显现在火焰中的时候,这个显现不会是灾前的被提,而是当荣耀的二次再来的时候,这意味的是保罗并没有期望一个事件,在那里他与其他的信徒会在基督于火焰中荣耀的显现之前,被给与七年的安息。非信徒的报应与受迫害教会的安息是在同一天的同一事件中来临。

3. 帖撒罗尼迦后书2:1-2的用字建议是「我们到他那里聚集的事」与他们所困惑的「主的日子」是同样的,但是聚集指的是被提,而主的日子指的是荣耀的再来,他们似乎是同一事件。

支持这个论点的另一处参考是马太福音24:31中提到的「招聚」选民,这里说的是招聚(同样的词),但是很清楚的是在一个灾后的背景下。因此,将招聚与帖撒罗尼迦后书中的主的日子看成为分别的事件是不需要的。

4. 如果保罗是一位灾前论者,他为何不干脆就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3中说,基督徒不需要担心主的日子就是现在,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还在这里?相反的,他所说的正是我们预期一位灾后论者会用的方式,他告诉他们,他们不必认为主的日子现在到了,因为叛教与不法之人都还没有显现(请看1987年8月30日早上的讲章,有更多关于这一点)

5. 当你阅读马太福音24章,或是马可福音13章,或是路加福音21章,那里有耶稣对于末日的描述,并没有提到在最后的事件中有被提的事,一般的阅读不会留下被提离开的印象。相反的是,他所说的就好像是那些相信的听众们或是后来的读者们,他们会或是有可能经验到他所提到的事件。请看马太福音24:4、9、15、23、25与下一节、33等。

6. 经历患难,即使这是神所设定的,这并没有和圣经的教导相违背。请特别参阅彼得前书4:17、帖撒罗尼迦后书1:3-10、希伯来书12:3-11。不过即使如此,启示录9:4所表明的是圣徒在艰难的时刻会借着神的印记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

7. 如果基督的再来不是一个随时的事件,「警醒」的命令并不会因此就失去其意义。请看马太福音25:1-13,当主人回来的时候,十个童女都还在睡觉,然而,在这个比喻的最后教训是「警醒!」,关键是警醒并不是要注视着主会随时回来,这是一个道德上的警觉,保持你在任何时间都预备做好你的本分-聪明的童女有装满油的灯!她们是警醒的。

如果灾后论是真实的话,基督再来是无法预期的教导也不会就失去它的说服力。请看路加福音12:46,那里的关键点是,如果一个仆人喝醉酒,想的是他的主人不会那么快回来,因此也就不会逮到他-这同一个仆人将会在没有防备且意外的情况下被捉到。但是,正如帖撒罗尼迦前书5:1-5所说:「你们(信徒们)不在黑暗里,以致那日子会临到你们像贼来到一样。」我们仍然教导强烈的道德警觉与警醒是必要的,免得我们被放松入睡了,并且成为末日谎言的牺牲品,而在审判时被逮到。

8. 最强烈的灾前经节是启示录3:10,这节经文是可以在不扭曲的情况下提供另一种解释,它说的是:「你既然遵守了我忍耐的道,我也必定保守你脱离那试炼的时候;这就是那将要临到普天下,来试炼住在地上的人的时候。」但是,「保守你脱离那试炼」并不必然就是在那个时刻被带离开这个世界,而免除了苦难。与加拉太书1:4比较,以及在约翰福音17:15中耶稣对门徒的祷告,在那里的「脱离」并非指的是肉体的移除。并且请注意在启示录6:9-11中不可避免的殉教事件,在那个时刻被保守的应许,这其中的意义是在那个时刻保守免于道德败坏的力量。

9. 基督的再来并不会在灾后论中失去它的道德力量,新约的道德动机并不是我们应该害怕被捉到做邪恶的事,而是我们应该是那么地喜爱主的显现,所以,我们对祂存着这盼望,我们就洁净自己,像祂一样的洁净,正如约翰一书3:1-3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