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基督教享乐主义的劳作

出自圣ç»�的书和布é�“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搜索
Mahra (讨论 | 贡献)
(创建新页面为 '{{info|Love: The Labor of Christian Hedonism}} 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好事对上帝是亵渎。如果我们不是本着渴望得到从他那提供来的伙伴关系作为...')

在2009年8月25日 (二) 20:46的当前修订版本

相关资料
More 作者: John Piper
作者索引
More 对于 Christian Hedonism
主题索引
关于本翻译
English: Love: The Labor of Christian Hedonism

© Desiring God

Share this
我们的使命
这翻译是出版的福音翻译, 这是一个在线部存在以福音为中心的书籍和文章可免费获得在每一个国家和语言。

了解更多 (English).
如何帮助
如果你说英语好,你可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翻译

了解更多 (English).

作者: John Piper 对于 Christian Hedonism
部分 Desiring God 系列

翻译: ZH HANS

Review 你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审查本翻译的准确性 了解更多 (English).


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好事对上帝是亵渎。如果我们不是本着渴望得到从他那提供来的伙伴关系作为奖赏的话,而是义务性的把从我们自己来的伙伴关系交给他,那就像是你把自己高举成一个捐赠者,远超过上帝,对他像一个贫瘠的乞丐一样的贬低——那就是亵渎。而唯一能尊崇和荣耀这位全能真神的道路就是来到他的面前,抱着以能知晓他并被他深爱为愿望,来到他的脚前。这就是上周的主题,我们可以管他叫做基督教享乐主义纵向线。在神与人之间,在这个人生的纵向轴上,对于快乐的追求并不应仅仅停留于其接受程度,它是强制性的:“在主里面常常喜乐!” 人一生的终极目标也应是以永远的享受神来使他得荣耀。 那么基督教享乐主义的横向线呢?至于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呢?无私的仁爱就是人性的理想么?或者是追求喜乐这一命令也作用在其横向轴上呢?基督教享乐主义的回答就是,对喜乐的追求是做每件好事的根本动机。或换句话说,若是你抛弃了对完全而持久的喜乐的追求,不管是爱人还是喜悦神,根本就是不可能。所以我试着从圣经里找出来,给你看我深信这点的原因,并涉及到的一些问题经节,最后结尾,我们会加入到基督教享乐主义者的历史长河中,看看在教会和世界里,他们是怎么在爱里劳作的。 马其顿信徒的爱心 让我们先来看看在哥林多后书8章,什么样的内在态度与外在行动被使徒保罗称作爱? 1 弟兄们,我现在把 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典告诉你们:2 他们在患难中受到极大的考验的时候,他们满溢的喜乐和极度的贫乏,汇流出丰厚的慷慨来.......8 我这样说,不是吩咐你们,而是借着别人的热心来考验你们的爱心是否真实.

保罗用马其顿教会做例子来展示什么是诚挚的爱心,并要哥林多教会效仿这个榜样. 从第1,2节里边我们看什么是爱呢? 首先, 它是神所赐恩典的果效:"我现在把 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典告诉你们",, 其次就是,经历神的恩典,让马其顿门徒们充满了大大的喜乐(第2节). 他们的喜乐并非因为神使他们物质上富有, 实际上,就像2节所说,他们是在"极度的贫乏"中啊. 如此看来,物质不是他们喜乐的来源,上帝才是!. 第三 当保罗为在耶路撒冷的有需要的圣徒们拿到"捐款"时,马其顿人在这一慷慨之事上得到的喜乐溢于言表.. 那么,保罗在这里看到的爱是什么? 爱就是靠着在神里充满的喜乐去成全他人的需要. 注意看第4节-"他们自动地再三恳求我们,准许他们在供应圣徒的事上有分". 当他们充充足足的捐献的时候,但到他们与神的关系驱使着他们做出与自己的首要意愿相违背的举动么?---当然不是. 当你家孩子恳求你们再玩一趟过山车的时候("噢, 好不好,爸爸? 可不可以么?"),他们并不是被那与他们的愿望相冲突的道德理想所驱使. 当马其顿人--贫瘠不堪的马其顿门徒--恳请保罗为让他们在供应圣徒的事上有分,我们可能会猜测他们是想这么做.没错,他们是在摒弃那些任何金钱能给他们带来的东西,就像食物,衣服之类的东西. 并且他们的无私并不是看在那枯燥毫无乐趣可言的义务的份上. 他们放弃了对额外事物的享受是为了能与他人分享在神的恩典里边的喜乐..他们在神里边是何等地被喜乐充满,所以捐赠---即便是身陷贫瘠---对他们来说却是个祝福,并非是个累赘. 他们已经找到了享受于基督之中的劳作是什么---那就是爱! 爱就是靠着在神里充满的喜乐去成全他人的需要.

爱不仅仅是行动! 我经常听说(来自约瑟夫•弗莱彻在贝赛尔学院对教会演说者们所讲的--应变道德观), 爱不是你怎么感受,而是你怎么行动。这彻彻底底地把爱简单化了!(其想法扎根在这样一种神学中--即便没有精神灵魂上的重生得救,人也有获得道德价值的可能). 那为什么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3里边说, "我若把一切所有的分给人,又舍己身被人焚烧,却没有爱,对我仍然毫无益处"? 因为往往真正的爱是超越行为的! 保罗并不是因为马其顿门徒们慷慨的给予而把他们高举成为了众人效仿的榜样,那是因为他们对上帝恩典的喜悦大大的充满了他们,使他们给予。 一个善意的举动若不是从我们对上帝恩典的喜悦中流露出来的,那就不叫做爱。 能叫使徒保罗称作爱的唯一一个就是在基督教享乐主义中的施工--换句话说,爱就是在上帝里边得到满足的人为扩张其喜乐而与众人分享的善意举动。 那现在你就看清了,我希望你能明白为什么我指出来对乐趣的追求应该是我们做各样善行的根本动机, 并且若把我们对这完全而永久的快乐的追求撇弃了,那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爱人或蒙神喜悦。 上帝喜爱乐善好施的人 让我们看看,这在其它经节是否能得到证实. 在哥林多后书9章,讲述了保罗藉着寻求资金上的帮助。在第7节中,他列出了大致原则:

"各人要照着心里所决定的捐输,不要为难,不必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 神所喜爱的"

我对它的解析则是--当有人施舍或给予,并不是出自甘心乐意的时候,上帝对此行并不喜悦。人们若看不到他们行事上的快乐,上帝也不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蒙悦纳之处。上帝喜悦乐意捐赠的人,发自内心乐意服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若放弃了对完全而持久的快乐的追求,那做到爱人或蒙神喜悦根本就不可能. 给的乐意的人是喜悦上帝的。如果我们对是否该怀着甘心乐意的心态去做事情这一表述投无动于衷票的话,那我们就同样的是对喜悦神的事情无动于衷. 神所喜悦的是我们给得乐意,给的发自内心. 所以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这条横向轴上,成为一名基督教享乐主义的人就是很重要的了,也就是常常追求给予的乐趣。

上帝喜悦热忱的牧师

想想在彼得前书5章里,当彼得教训长老们应该怎样进行圣工,怎么牧养神的羊群的时候,他使用了保罗在哥林多后书8,9章里所应用的财务持守原则来进行牧者施工.

2务要牧养你们中间的羊群,按着 神的旨意照顾他们,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出于甘心,不是因为贪财,而是出于热诚;

总结来说就是:上帝喜悦热忱的牧师. 上帝给我们的命令不仅仅是要我们去完成的工作,更是要找到其中的乐趣. 若你不是抱着对神圣洁工作的热忱期待而作工的话,那你就不会去寻求神的诫命. 菲利普斯•布鲁克斯,100年前圣公会在波斯顿的牧师,也是"小城伯利恒"的作者,他这样讲述牧师职责:

我想,一个牧师是不是能充分享受他的工作,对他的成功与否也是决定性的.我的意思是享受其实际过程,而不仅是在“工作”这个想法上.若一个人对他的工作琐事有排斥性,不管他多么热情高涨,他都无法持续性的干好他的工作.没准他能勇猛冲刺,但一边呕吐一边跑,那他可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啊。 拿牧师做个例子,在写作的热情里,在讲论的光辉里,在人前站立的时候,在触动听众的时候,在与年轻人交流的时候, 若你能感受到在你的工作中最起码的乐趣,并不仅是一种合理恰当的娱乐,那却是你能量的最起码因素.你越是完全的享受它,你就会做得越好. 为了在教会或是世界中以蒙神喜悦的方式去牧养,我们必须坚信并寻求耶稣的话语,就像保罗在使徒行传20:35里用来鼓励另一群长老的话:"且记念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 当保罗说"记住这个应许"的时候,他是指这对我们的施工存在着如同动机般清晰的巨大的价值.他定是指,若我们以享受的心态来追求"慷慨"的话,这一道德价值并没有被摧毁. 耶稣既说了"施比受更为有福",那对他应许中福分的渴求和追求就没错.

别只满足于那甚小的乐趣 挡着我们去爱他人的障碍物也是阻挡我们去敬拜上帝的力量.我们服从第一条诫命(纵轴关系-爱神)的障碍也是对我们服从第二条诫命(横轴关系-爱人)的障碍,这一障碍的存在并非因为我们都试图取悦自己,而是我们都太轻易地就被愉悦了. 耶稣说,致力于帮助他人的生活所得到的祝福,喜乐和满足会比在我们自己物质上的安逸生活得到的更多,更充足,更持久, 当他做这个应许的时候,我们却没有相信.对满足感的迫切渴望(照耶稣的话讲)应该驱使我们过一种简单化的生活,成为爱的仆人,在其中找到满足,而不是在繁荣的和物质上舒适的美国这么个破落的水槽里找满足.这个消息应该在IDS大厦(明尼阿波利斯最高建筑)和闹市里对着那些美国寻乐主义的人宣布出来:"美国人啊,你们离享乐主义差的还远呢!" "不可为自己在地上积聚财宝,因为地上有虫蛀,有锈侵蚀,也有贼挖洞来偷。要为自己积聚财宝在天上,那里没有虫蛀锈蚀,也没有贼挖洞来偷." (马太福音6:19-20) 对生产率只有5.25%的乐趣的满足应该停止了,它会生蛀虫,长满死亡的铁锈,应该投资在高质高产并且由神的力量保护着的天堂证券. 持守于物质享受和快感的生活就像是把钱扔进耗子洞,可在为了爱而简单化的生活里会得到无法比拟也没有尽头的喜乐. 我们来听一下主耶稣的话语: "当变卖你们所有的施舍给人,为自己制造不朽坏的钱囊,积蓄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路加福音12:33) 弟兄姐妹们,我们能给于这个世界的就是福音! 就是好消息! "离开那个既短暂又使人得不到满足的破水槽吧,来到耶稣的面前,在他里边有充足而永久的福分和喜乐, 加入到我们享受基督的劳作中来吧. 因为主耶稣说在爱中的生活比在奢侈中的生活要更受祝福" 希伯来书中的享乐主义 我们翻到希伯来书10:32-34,我想你们看一下,早期门徒因大大充满了对天上财富的喜乐而塑造的爱,哪怕是面对严峻的迫害. 32你们要回想从前的日子,那时,你们蒙了光照,忍受了许多痛苦的煎熬;33 有时在众人面前被辱骂,遭患难;有时却成了遭遇同样情形的人的同伴。 34 你们同情那些遭监禁的人;你们的家业被抢夺的时候,又以喜乐的心接受,因为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这些基督徒在狱中进行的施工和马其顿门徒们捐助贫苦人的施工(哥林多后书8:1-8)是同出一辙. 他们在神里的喜乐洋溢出他们对他人的爱心. 他们想了想自己的生活就说"耶和华那永久的的慈爱比生命更美好"(诗篇63:3). 他们思量了他们所拥有的就说"我们有那在天上的财富,比这些更美更长久", 然后他们互相对视说, 美好和家人流逝, 世间生活同是, 身体能被杀戮, 但神的真理不朽, 他的国度长存。

抱着这样的喜乐,他们撇弃了他们拥有的,跟随着基督进到监狱来探访他们的弟兄姐妹(见路加福音14:33).爱就是靠着在神里充满的喜乐去成全他人的需要. 讲得再清楚点,希伯来书的作者在11:24-26里,用摩西当做基督享乐主义的例子,看一下就像是在第十章里的门徒们,还有哥林多后书8章里的马其顿人们,他们的动机是多么的一致.

24 因着信,摩西长大了以后,就拒绝被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 25 他宁愿选择和 神的子民一同受苦,也不肯享受罪恶中暂时的快乐。 26 在他看来,为着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为他注视将来的赏赐。

此书的作者始终如一的强调他对基督教享乐主义的立场,在10章34节里他指出,"因为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基督徒们就以喜乐的心去爱,代价便是他们所有的财产, 11:6里他说"除非信 神存在,并信他会赏赐那些寻求他的人,不然得不到上帝的喜悦", 11:16里,他赞美这些早期门徒们,因为他们"向往那个更美的、在天上的家乡。所以, 神不以他们称他为 神而觉得羞耻;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并且在24-26节中,你看到了摩西这个英雄,因为他对天上的奖赏的热爱,使他充满了喜乐, 让他视埃及财富如粪土,使得他与神的子民在爱中永远的结合. 接着在12:2中作者领出了伟人中的伟人:

"专一注视耶稣,就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他因为那摆在面前的喜乐,就忍受了十字架,轻看了羞辱,现在就坐在 神宝座的右边。"

在爱中那最伟大的工作之所以能完成是因为耶稣专注追求那最难以想象的喜乐:说白了,就是在被拯救的人前,在神的右手边被高举的喜乐.

那么“无私”又是怎么回事

对于基督教享乐主义,有一些看似明显的问题经节经常被用来回应此学说, 那现在耶稣这一榜样就给了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来处理这些问题.例如,哥林多前书13:5"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同书的10:24说"人不要求自己的好处,却要求别人的好处"。 罗马书15:1-3," 1 我们坚强的人,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不应该求自己的喜悦。 2 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好让他得到益处、得到造就。 3 因为连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反而像经上所记的:‘辱骂你的人的辱骂,都落在我的身上,’"

这些经节与基督教享乐主义相冲突么?我不这么认为。在保罗说“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时,他当然不是指,在“服侍”这个行为本身中,爱跟喜乐不搭边这一说(见罗马书12:8),那我若因对神的福音的感动而被驱使着去传讲,那就不是爱么?保罗当然不是这么说的.他继续讲道"爱,凡事盼望"(哥林多前书13:7). 那盼望不就是对快乐的一些事情所存的期待么? 若我们不存在对保罗自己和自己的话冲突的这一假设的话,细细拿捏,你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经节背后的简单含义,则是--基督徒不应该寻求他们自己有限的乐趣,不应该用靠爱赚取来的的物质享受来取悦自己.我们应该一同跟耶稣步上通向骷髅地的道路,那是一条布满痛苦,耻辱和简朴的道路. 却不是勉勉强强,嘟嘟囔囔的来行这条路的.不是,我们应该跟耶稣同行在这条爱的大道上,因为摆在前方的喜乐,因为神喜悦给的甘心的人,因为神喜悦热忱的牧师,因为施比受更有福,因为能与基督同受苦难是比全埃及地更美好的财富,因为我们若为他丢了性命,我们就得了永生.

对, 圣经中有"无私"这一教条,我们只有把我们这些小颗粒的沙子击碎,才能在磐石上得以建造,我们只有克制了人言对自己的恭维,才能享受上帝的认可, 我们只有看透了会生锈长虫的财富,才能有那永久的宝藏, 我们只有打破了在人类中的安全感,才能享受在上帝里的平安, 我们只有戒除了醉酒和暴饮暴食,才能做客于宇宙里最丰盛的宴席上,只有撇弃了自恃自立,我们才能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神是绝对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更小的面值而让你克制自己的. 罪就是这么潜伏的。相反的,神一直一直的呼唤我们,让我们投降,清楚地看到那二等的,稍纵即逝的,使人难以满足的快乐,这样他才能给我们在他里面的一等的,永恒的,充足的喜乐. 在纵向轴上,也就是基督教享乐主义在敬拜中的宴席,神的这个呼唤后边紧随着横向轴上的呼唤--也就是基督教享乐主义在爱里的劳作,这个顺序很重要, 因为爱就是靠着在神里充满的喜乐去成全他人的需要.

"如果能有人让我爱,我就会很高兴"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很多圣人发现了对快乐的追求便是行每件善事的动机,并且若抛弃了对完全而持久的快乐的追求,那做到爱人或蒙神喜悦根本就不可能. 布里斯托的约翰穆勒写到,"我比以前看的更清楚了,每天我该做的首要事情就是让我的灵魂先在主里面找到快乐"(见自传第52页).并且他被在神里面的喜乐大大充满,让他能去爱那些英格兰的孤儿们.

戴德生的儿子回忆在最后的几年里,他的父亲曾说,"我从未做过任何牺牲",他的儿子继续评论道,"他说得很对,因为当人跟神心对心的交流时,他看到放弃其实就是得到,所得到的奖赏也是那么的真实和持久,"(《属灵的秘诀—戴德生信心之旅》第30页),正是因为这颗在神里充满喜乐的心举起了现今在中国成千上万的教会.

约拿单爱德华滋,在美国1740年的大觉醒运动便是因受到他布道中的火花的泵擦,在大学时期,他立志"奋勉尽量求天上的福乐,就我所能想到的,用全副精神、能力、勇气并热忱努力以赴"

1980年,在一个叫做Hospitality House的地方我听了一位锡安浸信会的助理牧师的讲词,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跟随了耶稣,当时家在城里,从加利福尼亚的神学院毕业后,回到明尼阿普利斯工作.他说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如果能有人让我爱,我就会很高兴了", 这是对耶稣话语再恰当不过的结束陈词.,"施比受更有福",让我们在伯利恒教会(John Piper施工教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