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书和布道
个人工具
登录
搜索
Navigation
首页
主题索引
作者索引
出版商索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源代码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出自圣ç»�的书和布é�“
对
牧师和神学家们的圣经神学答问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根据以下的原因,您无权限进行编辑这个页面操作: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用户, 机器人
该页面已被锁定以防止编辑。
您可以查看并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info|A Pastors' and Theologians' Forum on Biblical Theology}}<br> '''“如果牧师没有很好地掌握圣经神学,会众对救恩和福音的理解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局限?”''' 在本文中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有: *Andrew Davis 安德鲁·戴维斯 *Graeme Goldsworthy 高伟勋 *Phil Johnson 菲尔·约翰逊 *Aaron Menikoff 阿隆·曼尼科夫 *Raymond C. Ortlund, Jr. 小雷蒙·C·奥特伦德 *Stephen Wellum 斯蒂芬·韦伦 此外我们还邀请Bruce Waltke 布鲁斯·沃尔特科作出特别回应。 ====Andrew Davis 安德鲁·戴维斯==== 神为了彰显祂自己的荣耀,在创世以先就定下了一个救赎计划,并掌管整个人类历史以达成这个计划,因此,讲道的荣耀就集中在按圣经所启示的内容宣告这一计划。这就是“圣经神学”的工作。神的计划是通过基督的宝血拯救罪人,并在世界的末了将一群完美的子民带到自己面前,圣经神学就是对这一计划的研究。 牧师们必须牢固掌握圣经神学,这样才能清楚的解释圣经所讲述的这个内在一致的故事,并清晰地传达给会众。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掌握,会众对救恩的理解可能会局限于改造自己的道德选择、提高现世的生活品质,再加上一点对将来天堂模糊不清的概念作为佐料。他们的理解会大大缺乏真实图景所具有的宏大感:全能的神应许祂自己会来完成拯救,使人脱离罪的一切影响,达成一种人与神之间的完美关系,并且祂要拯救的是历代、各族属祂的子民,还有祂所创造的这个世界。 要会众贯穿圣经各书卷,并且突破各种不同文体,摸索出这个关于救赎的故事,自然绝非易事。如果牧师根据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主题讲道,诸如祷告、家庭或者抵挡试探的争战等,那么,这样见木不见林的主题式讲道则可能进一步加剧会众的混乱程度。即便是释经讲道,如果讲员没有把解经置于救赎历史的上下文中,也可能会过于沉浸在眼前段落的大量细节之中,从而导致会众丧失宏观视野。那么,什么是宏观视野呢? 司布真为了敦促他的学生在传讲每段经文时都指向救赎历史的目标——基督,讲了一个比喻:“在英格兰,从每一个市镇、乡村、甚或偏远的村落,不管在哪里,总会有一条路通向伦敦……所以,从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有一条道路通向整本圣经的首都,那就是基督。你们的任务是,当你们拿来一段经文,就要问:‘好,哪里是通向基督的道路?’然后,讲一篇道,顺着那条路奔向那伟大的首都——基督。”神对人类历史具有至高的主权,是祂造作了那些通向基督的道路,这就显出祂的荣耀。而讲道的荣耀,则在于找到这些道路。 ''安德鲁·戴维斯是北卡罗莱纳州达勒姆市第一浸信会主任牧师。'' ====Graeme Goldsworthy 高伟勋==== 如果一位牧师不理解,也不教导圣经神学,会众可能发生的问题包括: 1.会众不理解圣经的整全性和启示的渐进性。他们会成为那些宣称圣经信息存在矛盾之人的猎物;而一本碎片化的圣经也不会被认为是神默示的话语。 2.会众不理解基督是解释圣经的中心,也是他们生活在这世上意义的中心。他们会以为察验人物和事件(尤其是旧约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主要价值只是提供范例性的教训,而不是作为预表有助于理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他们看不到福音所传的基督是解释圣经的原则,并且,实际上也是解释现实的原则。 3.恩典遭到律法主义的侵蚀。主要以圣经人物为效法对象的讲道,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律法主义,因为在其中那种与恩惠福音之间的关系遭到了遮蔽,甚至完全丧失。 4.对圣经经文的应用常常在小圈子里打转。圣经被降格为一种文本的摸彩球游戏,找出来的经文都按照同一种与信徒的关系加以理解,而圣经启示在救赎历史中的渐进性则遭到忽视。 5.新约将基督描述为旧约完成者的前提遭到无视,如此基督位格和工作的完满性也受到贬损。用旧约进行教导的工作遭遇特别严重的危险。 6.人们会认为关于教会的教义不那么重要,因为他们与圣经渐进性启示的关系不那么明显。圣经神学与教义乃是共同协作,以求深入理解神以及神对于祂的子民和世界的目的。 ''高伟勋,澳大利亚悉尼市穆尔神学院释经学兼任讲授人。他的著作包括《认识圣经神学》(校园,1998,2010)和《圣经神学与解经讲道》(麦种,2014)。'' ====Phil Johnson 菲尔·约翰逊==== 要回答论坛提出的问题,显然可以看看历史,就从我们在福音书中看到的犹太领袖们可悲的案例开始。耶稣多次责备他们错失了圣经的重点。他们误解了关于弥赛亚的应许(约6:15);他们错误地解释律法的目的(加3:21-25);他们忽视了自己对真正的、称义之义的迫切需要(罗10:1-4);他们忽略了旧约的宏观图景(约5:37-47)。因此,他们就把圣经降低为一种道德主义、律法主义、僵化的礼仪主义、以及一种傲慢的民族主义的手册。 一次又一次,耶稣的回答都是指出,祂才是整本圣经的焦点:“你们查考圣经……给我做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46节);“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8:56)。甚至在复活之后,门徒们好像还是没有完全理解这些教导;所以,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他给他们详细上了一堂圣经神学课:“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7)。 由于基督才是整本圣经的焦点,所以讲员必须揭示经文与救赎历史其余部分的关系、及其如何指向基督,否则就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任何一段经文的涵义。 错失这一重要维度的讲道,总是会培养出同一种心蒙脂油、灵性衰颓的会众,就像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在以色列所遇见的人群一样。今日的教会,正在非常类似的属灵气氛下遭受痛苦,因为有太多人长期以来在教会受到的喂养,是一成不变的主题式信息、鼓动性的演讲、浅薄而感觉良好的教训,甚至是冲了水的麦片粥。唯一的纠正方法,(我相信)也是教会复兴最好的处方,就是大力兴起基于圣经的讲道和基于圣经的神学,凭借于此,我们承认和宣告基督是神的话语所要传达的一切信息的中心和焦点。 ''菲尔·约翰逊是“Grace to You”事工的执行主任。'' ====Aaron Menikoff 阿隆·曼尼科夫==== 没有圣经神学,会众就会饥肠辘辘。那些不能在讲道中融入圣经神学的牧师,会看到自己的会众对于救恩和福音的理解在若干方面发生问题。以下是其中一些。 '''会众对救恩和福音的理解会变得浅薄。'''按马克·斯特仑的说法,整本圣经是一部美丽的交响曲,而牧师们却常常只弹一个调。救恩远远不止是脱离债务、孤独或糟糕的婚姻。福音甚至比完美的生命、死亡、基督的复活都更大。相反,会众应该听到每一段经文如何从属于创造、堕落、救赎、成全的宏观故事架构。我不知道下面这句话最早是谁说的,但这个说法无疑是正确的:浅薄的讲道养成浅薄的基督徒。 '''会众对救恩和福音的理解会发生混乱。'''在今天这个时代,缺乏圣经神学背景的信息——比如流行的“耶稣爱你,他对你的生命有一个奇妙的计划”——都会变成对牛弹琴,因为这是个后现代的世代,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来到教会,就好像没有大陆的岛屿、缺少地图的城市、失去依托的灵魂。他们否认存在一种适用于生命所有方面的总体性解释——哲学家称之为“元叙事”。说耶稣有一个“计划”,他们会觉得很可笑,因为根本就没什么计划啊!他们问的是:“我被拯救脱离了什么呢?”他们想知道的是:“我被拯救进入的又是什么呢?”后现代的听众需要在圣经神学架构下加以解释的福音信息。''圣经的故事线索就是大陆、地图和依托。它是对每一个存在个体的总体性解释。''后现代的思维和心灵可以继续压制真理。但是,他们的生命被困于一片断壁残垣之中,他们会发现越来越难以否认圣经展现的是一个迫使人认同的故事:创造、堕落、救赎、成全,这是一个合乎理性、甚至令人信服的元叙事,值得让人认真思考。 '''会众对救恩和福音的理解会变得以人为中心。'''如果不向会众解释圣经的宏观线索,会发生什么?他们的眼光会越来越少地集中在历史的造作者神的身上,而更多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他们会越来越少因神不改变的信实而谦卑自己。他们会把圣经变成咨询专栏或者索引手册。当基督应许阴间的权柄决不能胜过教会,他们耸耸肩,说:“哦”。他们也不会跪下来敬拜那一位信守应许的宇宙之主。 与此相反,在圣经神学的知识上不断成长的牧师,会更多着眼于神,而不是人。而他们的会众也会受到造就、更深认识神。 ''阿隆·曼尼科夫是九标志事工讲道主题的主要作者,他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第三大道浸信会的长老。'' ====Raymond C. Ortlund Jr. 小雷蒙·C·奥特伦德==== 关起门来说,我们基督徒有思维碎片化的毛病,这一点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倚靠的是那些盘旋在脑海中的模糊印象以及半吊子的真理。同时,四面八方的世俗世界观则像海啸一样汹涌而来,涌进我们的思想,对此我们毫无抵抗之力。我们想要做货真价实的基督徒,可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却与非信徒没什么差别。为什么?因为只靠一些圣经经句装点、内里糊里糊涂,这绝不能使我们高升进入基督信仰的伟大之中。只有用一种世界观,才能回应另一种世界观。 神呼召我们靠着信心进入圣经所表达的世界观。要迈出这一步,并且沿着这个方向跨出更多步,我们需要在圣灵光照下不断发掘圣经戏剧的完满性。我们需要看到每一项个别的圣经真理与整体的关联,其中心不在于律法,而在于主耶稣基督的恩典。这样,神的信息才会变得清晰而有力。接着,这个伟大的信息就开始破碎我们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立得稳,对抗那不断冲刷着要我们拒绝神的波涛。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要拒绝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滥交?“因为你会受惩罚”的回答不足以给我们动力。圣经神学给出的回答是:“因为这样你就错失了那终极的爱情。” 神是我们的爱人。从起初,他就一直要赢得我们的心。这就是为什么每一次的试探都引向属灵的淫乱。但基督已经到来,为要赢回他的新娘。因为我们的不忠,他死在十字架上。由此为每一个属灵的妓女打开了与主成为一体的道路,在荣光中将自己献上给祂,没有斑点、皱纹或任何类似的疾病,并且从此与祂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在罪中的片刻欢娱怎会值得让你怠慢这份爱情呢? ''小雷蒙·C·奥特伦德是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基督长老会主任牧师,著有《神不忠的妻子:关于属灵淫乱的圣经神学》(IVP,1996)。'' ====Stephen Wellum 斯蒂芬·韦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明白什么是“圣经神学”。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圣经神学”就是寻求以整本圣经正典为背景,理解特定经文段落(即释经)的学科。 圣经神学相信,神向我们所作的成文启示是在历史中逐渐展开的,同时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为中心(参来1:1-3);并且,圣经是神的话,因而在其一切多样性之中又有统一性;在这两个前提下,圣经神学寻求察验神以基督为高潮的救赎计划所具有的澄明启示的性质。因此,圣经神学就如何理解圣经中任何一部分的经文段落与圣经整体教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解的基础,目标在于增进以下三方面的理解:(1)如何解读和应用圣经;(2)如何宣告“神的旨意”(徒20:27);以及(3)如何“按神的方式思想祂的心意”。简单说来,圣经神学使我们与荣耀的三一神面对面,教导我们如何在生活的每一方面做到基于圣经。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圣经神学,那么,很明显,如果牧师和会众缺乏圣经神学,就会导致属灵的贫瘠。我们不但不能理解圣经和神救赎计划的“宏图”,同时还会贬损基督的荣耀以及福音的核心。我们常常把圣经当成一系列彼此之间毫无关联的单片作品,缺少整体的故事线索和计划。所以,当我们想要把圣经(尤其是旧约)应用到自己生活中去的时候,就把旧约的各个段落从正典的背景中割裂出来。如此就导致我们关于旧约的绝大多数教导降格为道德主义,而不是反复地将听众推回到福音的伟大、荣耀和大能中去。我确信,如果我们越少传讲、教导和应用一种“整本圣经”的观念,在教会里我们就越少从神学角度思考问题。为什么?因为,归根结底,从神学角度思考也就是从圣经正典的角''度去思考。'' 今日福音派教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对圣经越来越无知。我们常常连圣经的基本观点都不知道,遑论整本圣经如何描述神的伟大计划。可是,我们做基督的门徒所受的呼召,就是要认识神,现在就以祂为乐、直到永远,并且要使万民做祂的门徒。在我们的讲台上、主日学教导中、家庭中、以及传福音的过程中,我们都必须是“整本圣经”的人群,委身于尽心尽力爱主。考虑到生活在一个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压力,我们需要重新学会如何正确地将圣经当作神所说的关于教会生活和教会健康的真理,并加以阅读和应用。要忠心地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就必须认真学习圣经神学。 ''斯蒂芬·韦伦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美南浸信会神学院基督教神学教授。'' ====Bruce Waltke 布鲁斯·沃尔特科==== 在本文中,我提出三个理由,来说明为什么牧师们应当教导圣经神学,而不仅仅是教义神学。 '''1.为了理解神启示的性质''' 法国有一句矛盾修辞的古谚语:“事物变化得越大,就越是保持本来的面目。”这句话用在理解神的启示上正合适。 跨越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彩虹桥的建造,是从一个风筝开始的。造桥者放了一个风筝越过这道巨大的瀑布,等它落到峡谷的对面,这样,就用一根细线连接起了两端。造桥者就用这根细线,把更多的线、绳子、最后把钢梁送过了峡谷。这座桥变化得越大,就越来越成为它应当成为的样子。 你可以说,风筝线就好比创世记对救恩的描述,圣经的其余部分好比不断发展的桥——开始是更多的线,然后是绳子,接着是钢梁。神的启示以渐进的方式在我们面前展开。祂不是变更或否认之前的说法,祂的渐进式宣告就好像是桥的建造过程。 关键词、意象、主题和概念的持续与变化从旧约中逐渐开辟出道路,在基督和教会得以成就,将来在新天新地则会达到完满的状态。观察、思索这个建造过程的每一阶段,能够引起人对最终状态的敬畏,也使人加深对其的理解。 '''2.为了认识我们自己''' 自我身份是我们借以认识和参与世界的窗口,它决定着我们所作的一切。我们的身份,或者用诗人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ld Manley Hopkins)的话来说,我们的“内在本质”决定了我们的外在表现。这种身份或“内在本质”由两个因素构成:记忆和命运。没有记忆,一个人就丧失了身份。没有历史提供支撑,一个社会及其周遭的世界实际上就成为幻影一般的现实。我们对过去的记忆使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并塑造对命运的远见;而这种远见或盼望则推动我们向前,锻炼我们的意志和决心。如果我们患了失忆症,忘记了我们的家乡和所属群体,就会说我们迷失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这不仅仅适用于个人,对群体也是一样。我们共同的历史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对命运的感知推动我们超越自身,激励我们有渴望去奋斗。正如曾经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约翰·麦凯(John McKay)所说:“通向明天的道路是从昨天而来。” 旧约除了教导我们关于神、罪和救赎的需要之外,还有很大部分是在详细叙述神子民的历史。那些都是构建基督徒群体记忆的叙事,这些记忆则确立了我们作为基督徒的身份。因此,亚伯拉罕是我们属灵的父亲,他的故事成为我们过去的一部分。出埃及、以色列和犹大国的王权、被掳,不再是一个距离遥远的民族在上古时候的故事,而成为我们历史中的胜利和悲剧。还有,旧约中诸如不可吃“不洁净”食物之类的礼仪律法,是教导所有时代神的子民保持纯全的“可视教具”。 扎根于信仰的属灵强健度,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是谁,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并且,神把“我们祖宗”的历史给我们,是作为“鉴戒”(林前10:6)。我们都记得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的名言:“那些不能记住过去的人,必定会重复历史”——马克·吐温(Mark Twain)则说“历史不会重复,它会押韵。” '''3.为了理解新约''' 到了耶稣的时代,在圣经所述的世界有许多不同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和思维模式都是通过旧约的话语塑造而成的。新约作者也是这类群体的成员。所以,他们所描绘的关于耶稣的一切,都使用了旧约文本、主题、意象和概念,同时也使用了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文献。多德(C.H. Dodd)就认为,旧约构成了新约神学的下层架构。[1] 使徒们是根据旧约的范畴来思想耶稣的。他是那一位受膏者、受苦的仆人、新亚当、新以色列、人子、神的儿子、道、大祭司、逾越节的羔羊以及那招聚盼望神国来到之人的先锋。[2]并且,新约作者们如此写作的对象,是一群以类似的方式浸淫在旧约词汇、主题、意象和神学范畴中的人。他们直接引用或间接提到旧约经文超过二百五十处。在D.A. 卡森与H.G.M. 威廉森合著的《新约引用旧约》一书中,组织若干位作者分几章讨论了新约不同文体形式中的此类引用。[3] 只有那些吃透了旧约的人,才能欣赏新约完整的壮丽美景,也才能采撷其中的果实。反之则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基督徒普遍忽视旧约,导致新约的整全信息越来越被降低到简单的代赎福音与个人道德的层面。我猜,许多基督徒觉得在属灵上日渐枯萎,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区区十来处经文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种更加全面的基督徒成人教育,来点燃人们对旧约的热爱,这将能够极大地复兴教会的属灵生活。 ''布鲁斯·沃尔特科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维真神学院和奥兰多改革宗神学院教授旧约神学。他有著作数种,包括《旧约神学》(A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Zondervan, 2007年出版)。'' '''尾注:''' 1. C.H. 多德,《基于圣经:新约神学的构架》,伦敦霍德斯托顿出版社,1952年。 2. “天国”在马太福音中也就是“神的国”。新约用这个概念指以色列的神在地上做王,而不是得救的灵魂死后会去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犹太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指王要来到锡安,散居各处的犹太人要从被掳中归回,王要执行公义、判定以色列得救、击败外邦人,并给这地带来和平和繁荣。 3. D.A.卡森与H.G.M.威廉森合著,《新约引用旧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由麦种传道会出版。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Info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牧师和神学家们的圣经神学答问
。